巳来运转 – 星洲网 新春特备

初二回娘家不只是团圆 还有这些你必须知道的有趣习俗!

在春节传统习俗中,初二是回娘家的日子,即已婚的女儿会回到娘家与父母团聚,带上丈夫和孩子一同前去,寓意着家族之间的和谐与团圆。

关系到朱元璋?可不一定…

这个年俗,相传是明太祖朱元璋把安庆公主嫁给了家境贫寒的欧阳伦,但公主忍受不了贫穷,在除夕夜跑回娘家过年,不过朱元璋并没有同意,让女儿回去公婆家过除夕。

没想到初一早上,公主直接带着欧阳伦回来,到了宫里要给朱元璋和马皇后拜年。朱元璋为此生气,告诉女儿应该先给公婆拜年,第二天再回家。

为了让女儿安阳公主更加的知书达理,朱元璋还写了一副对联给女儿:“羊跪乳,媳敬婆”,横批:“天经地义”。后来这故事就在民间传开,大家就把它当做圣旨,让女儿初二回娘家。

可是,安庆公主的存在在一些历史记载中有提及,但关于她与欧阳伦的婚姻,很多可能是后来的民间传说。其次,朱元璋的行为,以及与公主的互动,可能符合当时社会对礼仪和家庭伦理的重视,但具体细节很难验证。

“初二回娘家”的年俗,的确有这种说法,不过,其根源并不一定来自这个故事。中国传统节日的习俗多种多样,有些风俗甚至和历史人物或事件并无直接联系,而是通过长期流传而形成。

起源是……?

“初二回娘家”,最早的记载并不多,很多资料显示,这一习俗最早可能源于古代的父母对女儿的思念,或是社会习俗中讲究“父母是天”的思维,强调亲情和家庭和睦。

这一年俗不仅是一个团聚的机会,还有深层的家庭意义。女儿通过这个仪式,表达了对父母的孝顺,同时也能让娘家长辈看到新婚家庭的情况。

对于一些地方的习俗来说,女儿回娘家的时候,丈夫陪伴左右,表示对妻子家庭的尊重和融入。

“初二回娘家”的习俗

1. 礼品讲究

礼物需成双成对(寓意好事成双)。娘家回礼通常只留下部分礼品,以示对婆家的尊重。

地区传统:带元宝形柳条篮,内含柿饼(事事如意)、红枣大馍(长寿)、年糕(步步高)、酥鱼(年年有余)等,并盖上红布。

2. 用餐文化

中午吃馄饨(元宝汤),寓意新年发大财。傍晚需返回婆家。

3. 不可过度逗留

尽管回娘家是重要的家庭聚会,但过长时间的逗留可能会让丈夫家人感到不安。

在一些地方的传统习俗中,媳妇的长时间逗留娘家可能会被视为不太合适,所以要注意时间分配,避免让两边家庭都感到困扰。

4. 红包习俗

回娘家的女儿需给侄子侄女发红包。

5. 忌口与禁忌

有些地方会相传回娘家期间有此禁忌,如不宜谈论家中不幸的事情,避免引起不必要的争执或情绪波动。

有一些地方则忌讳回娘家时带着过多的不开心或负面情绪,希望大家都能够和和气气,过一个团圆的春节。

初二回娘家这一习俗,反映了中国传统家庭文化中的重视亲情和家庭和谐,而这些习惯和禁忌则源自长期的社会经验和对礼仪的重视。

不同地方的具体做法有所不同,但整体精神都是为了保持家庭的和睦与团结。

【综合报道】

check in game