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拜天公虽然是福建人传统文化中非常重要的节日,但并不完全是福建人的专属仪式。
其实,拜天公的仪式在一些其他华人社群中也有庆祝,尤其是那些受福建文化影响的地区和社区。
具体来说,拜天公主要与福建人的传统和习俗密切相关,但在其他地区也有类似的庆祝活动。
拜天公的仪式源自福建,尤其是在福建沿海地区(如泉州、漳州、厦门等),这一天——正月初九被视为天公诞(玉皇大帝的生日)。
福建人会举行盛大的祭拜仪式。由于历史上的福建移民将这一习俗带到了东南亚,特别是马来西亚、新加坡等地,所以在这些地方的福建社群中,拜天公也成为了一个重要的节庆活动。
与其他地区的差异
虽然中国福建的天公诞是最著名的,但其他华人社群也有类似的传统,比如中国广东的“祭天”、潮州的“天公生”等,只不过这些仪式的名称和细节会有所不同。

民俗研究者李永球此前接受《星洲日报》访问时,也否认了拜天公是福建人的专属仪式。
“敬天地、礼神明,‘天地君亲师’是我们儒家祭祀敬仰的对象,天和地指的是我们大自然的天及土地,后来拟人化,天就成了玉皇大帝,敬天就是敬玉皇大帝。”
“天给了我们雨水、阳光等生活物质,因此我们要感谢大自然,这是对大自然的崇拜。玉皇大帝诞生了,所以我们感谢他。”
天公大过年的说法有误
至于为什么是福建人拜天公比较多、比较隆重,李永球认为需要追溯到历史因素。
“中国福建保留很多古老文化风俗,比如九皇大帝的信仰,这在中国很多地方已经消失了,但福建仍保留。玉皇大帝是属于中华民族信仰中的一个神,不仅限于福建人,可能只是(其他籍贯)拜得没有福建人热闹。”
“之前看到说福建人拜天公,天公大过年,这是不正确的说法,再大也大不过正月初一。”

福建人的祭拜方式不同?
李永球说,1935年民国时期出版《新年风俗志》记载到中国如苏州、潮州、广东、浙江等多个地区都有到道观祭拜玉皇大帝的习俗。
“福建人的祭拜方式为何有些不同呢?这是有很多因素的。福建泉州城中有一座供奉玉皇大帝的道观,但是乡下人民要入城祭拜,因路途遥远,单程可能要耗时1天1夜以上,于是就改在家门口祭拜。”
当然不只是天公诞,乞巧节之类的也是如此,但相较起来,由于玉皇大帝是天界的统领者,因此会更隆重。
【综合报道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