巳来运转 – 星洲网 新春特备

从“水蛇春咁長”到“死蛇烂鳝”:解读有趣的蛇俗语

龙,在华人传统文化中,几乎就代表了一切美好,对于许多人来说其形象也属正面,有着好寓头的意思。去年当值生肖轮转,由“龙”作为当值生肖,因此便诞生了许多与龙有关的吉祥语、成语、俗语等。

今年当值生肖轮转,‘蛇’接替了龙。对于许多人来说,蛇常常被认为具有阴暗、狡猾等负面特质。

人们也会用一些如“吃蛇”、“蛇仔明”等与蛇有关的词语来形容一些人,且往往都是负面的。下面就来一起看看这两个形容词的意思:


吃蛇 | 蛇王

形容:

偷懒、摸鱼、不认真工作的行为,特别常用在职场上。

来由:

源自福建话或潮州话中的“jiak zua”,意为“吃蛇”,但有解释认为其中的“蛇”是音译错误,原本可能是指“迣”或“逝”,表示偷懒或少走一趟。

吃蛇(即“吃迣”或“吃逝”)的意思是偷懒、少走一趟。‘迣’和‘逝’在福建话中与“蛇”的发音相近,表示的是‘趟’的意思。

在广东话中,蛇一般也和懒惰的表现相互关联,例如指时常偷懒的人为 “蛇王”,偷懒不做东西即为“吃蛇”。


蛇仔明

形容:

一个人机灵、狡猾、聪明但带点投机取巧的感觉。

来由:

源于1959年6月19日至1961年10月27日发生的香港“三狼案”。三狼指的是三位凶手,而“蛇仔明”是其中一名党羽。

因分赃不均,“蛇仔明”被追杀,但最终被香港警察救回,并且在审判时作为控方证人作证。念在“蛇仔明”举报三狼案有功,所以仅被判处15年有期徒刑。

这事件后来演变成香港影视剧或日常对话中,经常把”蛇仔明” 用来形容一些精明世故、见风使舵、善于钻营的人。

通常成为警方线人的黑道小人物或“二五仔”也会被称作“蛇仔明”。


水蛇春咁長

形容:

事物或某个时间段非常漫长,蛮常用于带出事情的冗长,或牵涉的事情多。

来由:

为广东话的俗语,其中提到的“水蛇春”,其实是水蛇的卵,产下时是一颗颗连接成一长串。

这句俗语带有一种夸张的语气,目的是加强时间拖沓的感觉,是一种比较形象、幽默的表达方式。

例如:

  • “今日排队排得水蛇春咁長” 

= 意思是排队排得非常久,时间感觉过得特别慢。

  • “做个计划,水蛇春咁長” 

= 带出进展非常缓慢。


死蛇烂鳝

形容:

人或事情没有生气、毫无活力,或者一团糟、状态不好。带有明显的贬义。

来由:

广东话中的俗语,具体来说…

死蛇:蛇死掉后就没有活力和生气,所以用来比喻某件事物或某个人已经失去活力、没用或过时

烂鳝:鳝鱼是一种水生动物,而“烂”指的是腐烂、变坏,所以“烂鳝”指的是腐烂的、已经不能再使用的鳝鱼,比喻某种东西已经失去了价值或功能

两者都是负面的形象,所以“死蛇烂鳝”经常用来带出事物衰败、没有生气,或者形势非常糟糕。

例如:

  • “这件事情搞到死蛇烂鳝,根本没希望了。” 

= 这件事已经完全没有希望,处于极糟糕的状态。

  • “他最近像死蛇烂鳝一样,整天无精打采。” 

= 那个人精神状态非常差,毫无活力。


其他俗语:

蛇吞象 – 形容:贪心不足,妄想吞掉比自己大得多的东西。

草蛇灰线 – 形容:事情虽然表面上不起眼,但隐藏着重要的线索或伏笔。

这些都带有“蛇”字,在我们日常生活中也都随处可见,相信大家不会对此感到陌生。

在传统印象中,“蛇”经常与狡猾、聪明、投机取巧有关,跟“蛇”有关的俗语也可分为负面及中性。

“蛇”的形象不一定都是负面的,根据不同的环境及用法,与“蛇”有关的词语也可以有着中性,甚至好的一面。

因此,不必再认为与‘蛇’相关的形容词或俗语一定带有负面含义!

【综合报道】

check in game