巳来运转 – 星洲网 新春特备

  • 初三回避“赤狗”!这些春节禁忌你知道吗?

    初三回避“赤狗”!这些春节禁忌你知道吗?

    正月初三是春节期间的第三天,也是一个具有特定习俗和禁忌的日子,尤其在一些地方。 相传此日是中国古代神话传说中「五帝」之一的南方赤帝「赤熛怒」,俗称「赤狗」下凡的日子,遇之则不吉。 据说在初三跟谁拜年,就会跟谁吵架,因此不拜年。另外,“赤”字有赤贫的意思,所以中国民间也不在这天宴客,会冲犯赤狗,带来贫穷。 这个节日的意义和习俗因地区不同而有所差异,但整体上,正月初三是与家庭团聚、运气与财运相关的一个重要日子。 正月初三的年俗 “赤狗日” 正月初三被称为“赤狗日”,被认为是年初的“凶日”之一。传说“赤狗”是指一种凶猛的神兽,容易带来不好的运势,所以,这一天的活动和行为需要多注意。 祭祖祈福 正月初三是一些家庭祭祖的日子,特别是在中国南方和部分传统地区。家人会向祖先表达感恩与祈求,以保佑新的一年平安顺利。 吃“三鲜” 有些地区的家庭在正月初三会吃“三鲜”——一般指的是饺子、元宵、粽子等。这些食物象征着圆满和团圆,寓意着新的一年幸福美满、事业顺利。 正月初三的禁忌 不动刀剪 与春节的其他几天一样,正月初三也有“刀剪不动”的传统,寓意避免伤害、避免犯冲。这一天,许多家庭不做剪裁和刀砍的活儿,避免引发争执或破坏好运。 不宜争执与打骂 正月初三被视为一个较为“凶”的日子,传统上认为这一天不宜发生争执与打骂,以免招来坏运气。尤其是在家族内部,尽量避免争吵,保持和气与团圆。 不借钱 传统上,正月初三不宜借钱或做财务交易。因为借钱被认为会引来负债,影响整年的财运。 不扫地 正月初三有一个禁忌是“不扫地”,因为扫地被认为会把好运气和财富扫走。这个禁忌在大多数地方都非常重视,特别是年初几天不宜扫地,通常会等到春节结束后再开始打扫卫生。 不出门做重事 由于正月初三被视为“凶日”,所以被普遍视为不适合做大事的日子,以免触犯“赤狗”,认为外出可能会带来不好的运势。 例如,搬家、开业等重大活动最好避免安排在这一天,以免影响运势。相对来说,初三是一个适合待在家里的日子。 又是猪日?谷子生日? 大年初三也称“猪日”,是中国民间传说中女娲造猪的日子。因此。人们习惯在这一天里不杀猪,如果当日天气好,则当年的猪会长得膘肥体壮,主人家自然喜上眉梢。 此外,中国民间传说中的灶王爷,以及地上诸神在腊月二十四日升天,向玉帝奏报人间诸事,到了正月初四,便会回到人间。 因此,各家各户惯于这一天里,在厅头供拜牲醴、果品、甜料等物,及烧金纸、神马(纸上印有马形,以供诸神乘驾),燃放爆竹,接迎诸神下降,降赐吉祥。 正月初三的习俗与禁忌往往围绕着保平安、保运气、家庭和谐展开。 虽然现代生活中很多人可能不会严格遵守这些禁忌,但在一些传统家庭或地区,仍然保留着这些节日习惯和文化象征。 【综合报道】

  • 大年初四习俗:迎灶神、接财神、吃“滚蛋包子”!

    大年初四习俗:迎灶神、接财神、吃“滚蛋包子”!

    正月初四,又叫“大年初四”或“羊日”,在中国传统习俗里有着不少有趣的活动。 传说这一天是“灶王爷”回到人间的日子,家家户户都会举行各种仪式,迎接财神和祈求新一年财运亨通。那么,初四到底有哪些传统习俗呢?有什么禁忌呢?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! 1. 迎灶神送火神 大年初四是“送神早,接神迟”的日子。什么叫送神和接神呢?这一天,诸神从天上下来,灶王爷、火神等一大批神仙都重返人间。 按照传统,送神的仪式要早早开始,而接神的仪式则可以在下午进行。你得准备好各种供品——三牲(鸡、鱼、猪)、水果、酒菜齐备,还得点香、点蜡烛,烧点金纸。 老板如果不想请某个员工,可以选择在这一天不让他来拜神,象征着“炒鱿鱼”的意思哦。 2. 接五路财神 “接五路财神”这一天晚上是商家们非常重视的活动,很多商铺会在这一天晚上举行“接财神”的仪式。为什么要接财神呢? 因为初五是开市的日子,商家们希望财神能带来财富,生意兴隆。通常,初四下午三点左右就开始准备,晚上9、10点结束。 你得准备好丰盛的食物——果品、糕点、整猪、整鸡、整鱼,还得有“元宝汤”,寓意着财富滚滚来。 最重要的是,桌上会有一碗路头饭,上面插上一根大葱,葱管里还得插上千年红,象征着一年红火,年年有余。 3. 全家一起吃折罗 大年初四,家人们还会聚在一起吃“折罗”。这是一种“大杂烩”,把之前几天剩下的饭菜一起煮成一锅,打扫年货。 除了吃折罗,还有一个传统是“扫尘”,也就是在屋里打扫卫生,准备把“穷气”扫出家门。牛羊肉铺在这一天要去马神庙烧香,祈求好运。商店老板则会在初四晚上宴请伙计,分发红包。 不过,北京曾经有句话:“天不怕,地不怕,就怕初四晚上掌柜的说官话”。为什么呢? 因为宴会后,掌柜会举杯说“辛苦”,然后给大家上“滚蛋包子”。如果包子端到谁面前,就意味着那个人可能被解雇了。非常有趣的习俗吧! 4. 大年初四的禁忌 虽然有很多有趣的习俗,但大年初四也有一些禁忌,大家可得注意! 首先,这一天最好不要出远门,因为是接神日,家里的神明会回来保护你,所以外出可能会不太好。 然后,根据传统,虽然有“初四忌门”的说法,但你可以去看望你的姑姑,毕竟“姑舅亲,辈辈亲”,这一亲戚关系在中国文化里是特别重要的哦。 大年初四是一个充满传统和仪式的日子,既有迎神接财神的庄重,又有吃折罗和“滚蛋包子”这种有趣的习俗。 无论是家庭聚会,还是商家接财神的仪式,都是为了祈求新的一年更加顺利、富贵吉祥。 虽然现代社会可能不会完全按照这些传统来过年,但这些有趣的习俗和禁忌依然是中国春节文化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。 【综合报道】

  • 正月初五“破五”:送穷赶走霉运,财神驾到迎财富!

    正月初五“破五”:送穷赶走霉运,财神驾到迎财富!

    正月初五,又叫“破五”,这一天可是春节期间的重要节日之一! 为什么叫“破五”呢?因为春节期间有很多禁忌,而到了这一天,大家可以破除这些禁忌,放开手脚迎接好运。 同时,“送穷”也是这一天的传统习俗,来看看究竟有哪些有趣的活动吧! 1. 送穷、赶穷,赶走不顺运气 “送穷”是正月初五的一项重要活动。在这一天,家里积攒的垃圾终于可以清理掉了!春节期间,大家都不敢倒垃圾,因为倒垃圾被认为会把“福气”倒掉。 可是,到了正月初五,大家就放心大胆地把垃圾倒出去,这一天的垃圾就是“穷土”,必须清除,否则不清理就会“穷神”上门! 在一些地方,人们还会举行“送五穷”仪式,把“智穷、学穷、文穷、命穷、交穷”统统赶走,祈愿新的一年一切顺利,走上人生巅峰。 2. 财神爷生日,别忘了祭祀! 除了送穷,正月初五还有一个超级重要的事情——迎财神!这一天,财神爷的生日,华人们会特别崇拜财神,祈求新的一年财运亨通,生意兴隆。 在祭品中,一条“大鲤鱼”是必须的,因为“鲤”与“利”谐音,象征着财运滚滚来!人们会将鲤鱼挂在房梁上,鱼头朝内,还会贴上红纸元宝,寓意着招财进宝,生意兴隆。 3. “牛日”来了! 说到正月初五,还得提一提它的另一个名字——“牛日”。根据古老的传统,春节前六天每一天都有对应的动物。 正月初五是“牛日”,意味着从这一天起,大家的运势开始向上翻滚,事业像牛一样强劲有力。如果你是做生意的,千万不要错过这一天哦! 4. 爆竹声中迎财神 正月初五的凌晨,大家都会在零点钟声响起的那一刻,打开大门窗户,点燃香火,放爆竹,迎接财神的到来。 大街小巷的烟花爆竹声此起彼伏,热闹非凡。大家都希望通过这些活动,迎来一整年的好运和财富。 正月初五不仅是一个迎财神的日子,更是一个让我们告别霉运、赶走穷运的好时机。 从“送穷”到“财神到”,再到“牛日”的好运连连,初五的习俗充满了祝福和期待。 虽然现代生活中大家不一定会完全遵守这些习俗,但这些有趣的传统依然让春节更加有趣和富有意义。 【综合报道】

check in game