巳来运转 – 星洲网 新春特备

  • 从吉隆坡到古晋:多元文化与传统的完美碰撞

    从吉隆坡到古晋:多元文化与传统的完美碰撞

    马来西亚一家亲~不过,东马和西马在迎接农历新年方面,难免还是会有一些不同,或者能够说是有一些独特的差异,主要体现在部分文化、习俗、食物和活动上。 虽然大体上都遵循中国农历新年的传统庆祝方式,但东马的一些庆祝活动受到了土著文化和多元族群的影响,显得更有独特的风味。 文化和族群影响 西马: 西马的华人社区较多,农历新年庆祝活动较为传统,许多家庭会遵循传统习俗,如拜祖先、吃团圆饭、放烟花等。 东马: 东马的华人社区虽然也很多,但与西马相比,华人的比例相对较少,土著和其他族群的文化也更加多元。因此,东马的农历新年庆祝活动通常会融入一些地方性的特色。 例如,沙巴和砂拉越有更多土著风格的庆祝方式,华人也可能会邀请土著朋友一起庆祝,分享节日的食物和欢乐。此外,东马人会在新春拜年时与亲友握手。 年饼 / 新年食品 西马 西马的农历新年食物通常包含传统的年菜,如年糕、饺子、全鱼、鸡、烤肉等,还有各种各样的糖果和点心,如肉干、黄梨酥等。 东马 东马的农历新年食物通常会包含一些地方特色。例如,Acar配Keropok在东马特别受欢迎,还有Kek Lapis和Kuih Momo都是非常具备东马特色的新年必备美食。 Kuih Momo 雪球饼 东马著名的年饼之一,主要采用酥油(ghee)、面粉、奶粉、糖分等制作,奶香味十足,入口即化。 Kek Lapis 千层糕 砂拉越州食之一,新年每户必备。每一层厚度增加少许,层层相隔调入不同颜色,图案更香艳夺目且富含南洋的热情色彩。 Acar+Keropok 腌菜与虾饼 Acar是用蔬菜(如黄瓜、胡萝卜和洋葱)、醋、糖、盐和香料腌制而成的酸甜、辛辣口味的小菜,并加入一些花生碎,增添口感和风味。 Keropok是由鱼肉或虾仁制成的脆皮薄片。与Acar一起食用时,Keropok的脆感与酸辣的Acar相得益彰,味道相当独特。 庆祝活动…

  • 小孩新年红包钱该怎么分配?让财务规划师告诉你

    小孩新年红包钱该怎么分配?让财务规划师告诉你

    每逢新年,各位爸妈是不是至少有两件事要烦? 一是给亲戚小孩包红包;二是如何处理自己孩子的红包钱。 前者,烦恼程度还算比较小,只是需要提早到银行排队换新钞,可能稍微牺牲一点睡眠时间。对于家中有小孩的父母而言,这点牺牲想必不在话下。 后者,恐怕会让大部分家长抓耳挠腮,思考着是究竟该给孩子放进教育基金、存进银行定期赚利息,抑或拿来投资,为整个家庭作出贡献。 无论最终你作出什么选择,相信一定都是经过深思熟虑。 然而,与其让小孩心不甘情不愿的交出红包钱、存到一个对他来说遥远且摸不着、看不见的银行账户,并以“我是为你好”打发过去;为什么不把这个新年红包钱会何去何从一事,当成是你给孩子教育正确理财观念的第一堂课呢? 财务规划:真的那么重要吗? 访问特许财务规划师萧伊妗时,小编抛出了这个问题。 她解释,财务规划就好比地图,你今天想要去哪里,需要一个可以指引你正确方向的地图,而财务规划是能够帮你定下一个明确的方向与目标。 “不建造空中阁楼,财务规划是让你回归务实的第一步。” 那么教育基金和单纯存入银行赚利息,到底哪者更为划算?小编继续问道。 萧伊妗说:“没有所谓划算不划算,只有适合不适合。不过我一直告诉大众,财务规划要有明确目标和实际计划。” “比方说,教育基金的用途明确,你就不会把你的旅游经费,或其他什么不相干的存款放入教育基金,因为这是仅仅用于孩子未来教育的基金。” “同理,你把孩子红包钱存起来,要思考这是为了帮他/她在未来克服些什么,让日后生活更轻松。可以是为教育而存钱,也能够是为了车子、房子,甚至是孩子未来的创业资金。” 要把孩子“当人”看 另外,亲子间的双向沟通很重要,不能因为孩子年纪小就把他和不能独立思考划上等号。 萧伊妗分享说:“每次新年回乡,老人家总会说‘你的孩子收到红包都是特别开心的,不像其他人’,这是因为我们的小孩知道钱的真实作用,我们也早和小孩说清楚他们可以动用的红包钱份额。” “其他小孩之所以愁眉苦脸,是因为到手的红包很快就会被父母抽走,拿去作他用。” 因为早知道那红包钱不属于他,而自己的红包钱会被如何处置,是“那些大人的事”,“小孩不需要知道这么多,专心读好你的书就是了”。 其实,小孩的脑里在想着:可是,那是我的红包钱……为什么我没有决定权…… 培养要从小开始 如果从小就不被允许自己规划钱财,又怎么希冀长大后,忽然就成为理财专家呢? 因此,萧伊妗认为,孩子四五岁时就开始要有一个简单的概念——金钱来之不易。 她建议的作法如下: 1. 为孩子布置一些力所能及的任务。 2. 设立星星奖励机制,完成一个任务获奖一颗星星。 3. 凑足10颗星星,将能获得10令吉。…

  • 初二回娘家不只是团圆  还有这些你必须知道的有趣习俗!

    初二回娘家不只是团圆 还有这些你必须知道的有趣习俗!

    在春节传统习俗中,初二是回娘家的日子,即已婚的女儿会回到娘家与父母团聚,带上丈夫和孩子一同前去,寓意着家族之间的和谐与团圆。 关系到朱元璋?可不一定… 这个年俗,相传是明太祖朱元璋把安庆公主嫁给了家境贫寒的欧阳伦,但公主忍受不了贫穷,在除夕夜跑回娘家过年,不过朱元璋并没有同意,让女儿回去公婆家过除夕。 没想到初一早上,公主直接带着欧阳伦回来,到了宫里要给朱元璋和马皇后拜年。朱元璋为此生气,告诉女儿应该先给公婆拜年,第二天再回家。 为了让女儿安阳公主更加的知书达理,朱元璋还写了一副对联给女儿:“羊跪乳,媳敬婆”,横批:“天经地义”。后来这故事就在民间传开,大家就把它当做圣旨,让女儿初二回娘家。 可是,安庆公主的存在在一些历史记载中有提及,但关于她与欧阳伦的婚姻,很多可能是后来的民间传说。其次,朱元璋的行为,以及与公主的互动,可能符合当时社会对礼仪和家庭伦理的重视,但具体细节很难验证。 “初二回娘家”的年俗,的确有这种说法,不过,其根源并不一定来自这个故事。中国传统节日的习俗多种多样,有些风俗甚至和历史人物或事件并无直接联系,而是通过长期流传而形成。 起源是……? “初二回娘家”,最早的记载并不多,很多资料显示,这一习俗最早可能源于古代的父母对女儿的思念,或是社会习俗中讲究“父母是天”的思维,强调亲情和家庭和睦。 这一年俗不仅是一个团聚的机会,还有深层的家庭意义。女儿通过这个仪式,表达了对父母的孝顺,同时也能让娘家长辈看到新婚家庭的情况。 对于一些地方的习俗来说,女儿回娘家的时候,丈夫陪伴左右,表示对妻子家庭的尊重和融入。 “初二回娘家”的习俗 1. 礼品讲究 礼物需成双成对(寓意好事成双)。娘家回礼通常只留下部分礼品,以示对婆家的尊重。 地区传统:带元宝形柳条篮,内含柿饼(事事如意)、红枣大馍(长寿)、年糕(步步高)、酥鱼(年年有余)等,并盖上红布。 2. 用餐文化 中午吃馄饨(元宝汤),寓意新年发大财。傍晚需返回婆家。 3. 不可过度逗留 尽管回娘家是重要的家庭聚会,但过长时间的逗留可能会让丈夫家人感到不安。 在一些地方的传统习俗中,媳妇的长时间逗留娘家可能会被视为不太合适,所以要注意时间分配,避免让两边家庭都感到困扰。 4. 红包习俗 回娘家的女儿需给侄子侄女发红包。 5. 忌口与禁忌 有些地方会相传回娘家期间有此禁忌,如不宜谈论家中不幸的事情,避免引起不必要的争执或情绪波动。 有一些地方则忌讳回娘家时带着过多的不开心或负面情绪,希望大家都能够和和气气,过一个团圆的春节。…

check in game